--蘇州大學“哲學+”實踐團走進廣元市博物館
2024年7月18日,江蘇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蘇州大學青年教師領航團“哲學+”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走進四川省廣元市博物館,就地方發展歷史、地方文化遺產以及當地人民的勞動創造過程等進行調研考察,收獲頗豐。
【探尋歷史,求問古今之道】
廣元市,古稱利州,四川省轄地級市,素有“川北門戶、蜀道咽喉”之稱。它既是巴蜀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先秦古棧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現地,以及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出生地。“詩仙”李白為眾人所傳誦的《蜀道難》中的“蜀道”也正位于廣元市劍閣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正是描述的此地。實踐團成員在了解廣元市的大概歷史后,切實感受到當地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實踐團成員希望通過此次參觀,進一步了解廣元市的發展文脈,對廣元市的發展歷程有更為清晰的認知。
圖為廣元市博物館外觀圖。通訊員肖裕如 供圖
【細觀文物,領悟蜀道獨韻】
實踐團成員跟隨博物館現場引導的工作人員,認真參觀博物館各個展廳。廣元市博物館陳列布展內容設三個展廳,每個展廳突出一個獨特主題。
第一展廳為“劍門蜀道 女皇故里”歷史展廳,主要介紹了新石器時代廣元地區先民們的生活與勞作狀況,以及戰國時期的金牛古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石刻藝術等歷史文物。博物館陳列了大量不同時期出土的陶器、青銅器、瓷器和不同材質的歷史文物等,每一件都做工精巧,頗有“大國工匠”之風范。實踐團成員在參觀過程中無不為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制宜”“順應規律”等思想所驚嘆,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了古時當地人民的勞動創造過程,為人民群眾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奮斗精神和創新精神所震撼。
圖為第一展廳進場標語。通訊員肖裕如 供圖
圖為金牛古道修筑雕像和窯器制作雕像。通訊員肖裕如 供圖
第二展廳為“丹青墨韻”書畫展廳,主要展示館藏明清兩代書畫藏品以及館藏近代書畫藏品。實踐團成員在參觀過程中感嘆書畫創作的精美與巧思,并從文字與圖畫的展現中體會書畫作者想要傳達給后世的思想情感與人生哲理。
圖為實踐團成員游覽第二展廳。通訊員肖裕如 供圖
第三展廳為“匠心獨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主要展示廣元品類眾多、技藝精湛的手工藝術,包括麻柳刺繡、喚馬剪紙、白花石刻以及廣元各地區的曲藝舞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薅草鑼鼓、射箭提陽戲、川北民歌、高觀皮影、白龍花燈等文化遺產盡顯廣元古韻。實踐團成員還詳細了解了廣元的女兒節以及川北地區的民俗婚嫁禮俗。成員在參觀途中切身感受到了廣元本地濃厚的文化色彩與藝術氣息,同時也為勞動人民的智慧所折服。
圖為帶有女兒節特色的精致刺繡展品。通訊員肖裕如 供圖
【感悟過往,砥礪創造未來】
游覽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對廣元市的文化歷史等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與感悟,深刻感知到,歷史是由廣大人民創造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正是因為勞動人民的辛苦奮斗,才創造出如今的廣元市;也正是因為勞動群眾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如今河清海晏的祖國。
只有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才能了解實事,做好基層工作,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蘇州大學“哲學+”實踐團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也會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為文化強國建設發光發熱,盡綿薄之力。
通訊員:肖裕如
圖片來源:肖裕如
審稿:竇婁蕾、孔苓嘉、成一涵